1
收藏
0
分享
举报

新能源车加速“快消品”化:二手用户成为最大赢家

网易新闻
2024-05-23
*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温馨提示

文|新消费新生活

据统计,2024年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数量将突破100款,在手机创新进入瓶颈期后,新能源汽车正在扛起"3C快消品"大旗。

一方面是快速迭代的硬件技术、软件体验和设计水平,一方面是新能源车主对更新、更好驾驶体验的追求,以及车企之间的内卷式竞争,让新能源车市场热闹非凡。

水涨船高的还有新能源二手车,相较于燃油车,新能源车的换购周期更短,同时去溢价化、新车价格下降、技术迭代以及政策补贴等因素,反向刺激了新能源二手市场的繁荣。

2024年3月,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了9.15万辆,环比2月份增长了41.4%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.5%。一方面是价格快速"缩水",另一方面是性能的"缓慢衰减",会"捡漏"的二手车用户,正在成为新能源市场的最大赢家。

新能源车成为"电子快消品"

相比燃油车,新能源车最大的优势不在能耗,而是新技术所赋予的全新驾驶体验,新能源车企们也在这方面铆足了劲,新车发布会盛况堪比巅峰时期旗舰手机的发布。除了驾驶性能外,更长的续航里程、更年轻的外观设计、更智能的辅助驾驶系统、无缝的设备互联、人工智能交互等,都是重要亮点。

根据《晚点 LatePost》不完全统计,国内市场上,确定及拟定在2024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数量达到了106款,每个月都可以看到一系列新品上市。相较于手机"挤牙膏"式的更新,新能源车的每次迭代都能带来性能或体验上的显著提升,新能源车一举扛起了3C大旗,成为更受瞩目的"电子快消品"。

以电池技术为例,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,从2017年第一批的104.3Wh/kg,持续提升到了2020年的152.6Wh/kg,到了2023年,中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了300Wh/kg,根据国务院印发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,到2025年,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400Wh/kg。

得益于这一进步,最近3年新能源车的续航能力有了显著提升。今年3月份发布的小米SU7,其MAX版本续航里程达到了CLTC工况800公里,5月发布的蔚来L60,CLTC续航也达到了730公里。

而2021年之前的热门车型中,特斯拉Model Y的最长CLTC续航里程为640公里,Model 3的CLTC续航为675公里,小鹏P5 CLTC续航里程为 500km。

如果超快充固态电池实现量产,续航破1000公里将指日可待。

同时提升的还有充电技术,2021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充电功率为40kW,到了2023年,已经突破100kW,一些超充站的充电功率甚至可以达到300kW,充满一辆续航500km的新能源车只需要不到30分钟。

除了续航,各家在车联网和智能驾驶上也有了系统性提升,小米搭载了澎湃OS系统,华为的问界也搭载了自研的鸿蒙系统,在跨终端互联、交互一致性,以及人工智能交互体验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。

此外,诸如智能底盘、碳化硅电驱等新技术,以及新材料的应用,也让新能源车的整体性能和驾驶体验在不断提升,AI技术的成熟也使得新能源车在交互和整体驾驶体验上更舒适和安全。
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曾表示,传统燃油车的换车周期大概是6年至8年,新能源车换车周期大概是3年至5年,新能源车的迭代频率正在向智能手机靠拢。

对一部分消费者来说,尽早用上更新的技术,享受更好的驾驶体验,是其选择新能源车的重要驱动力。而对另一部分消费者来说,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技术和体验落后,相较于传统燃油车,即便是3年前的新能源车,也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。

但是与手机一样,"3C"化的新能源车,在二手市场的保值率也捉襟见肘。

二手车主捡漏,2年跌50%,3年内最畅销

根据瓜子二手车的统计,新能源车前3年的整体保值率分别约为60%、50%、40%,3年保值率整体为43%。

也就是说,购入2年后,新能源车的价值就会被"腰斩";具体到特定车型,车越贵,保值率越低。

价格的缩水并非来自性能的快速衰退,而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,包括:

1.新车存在新技术带来的高溢价,而二手车缺乏溢价支撑,价格回归理性;

2.电池损耗焦虑被放大,初代新能源车电池技术不成熟,续航里程较短,更换服务也不完善,会显著拉低车辆残值。尽管近3年的车型在这一方面已有显著改善,但是用户对电池问题的焦虑并没有随之消解;

3.竞争日趋激烈,新车降价策略殃及二手车价格;

同时,新出台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,也拉低了二手新能源车的交易价格。

有数据显示,4月北京二手车交易中,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33%,而一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7%。

相对于价格的断崖式下跌,性能的衰退则显得相对缓慢,对于不那么求新的用户,或燃油车车主,老款新能源车也能带来不一样的驾驶体验。

据了解,3年左右的二手新能源车在二手交易平台最受欢迎。在瓜子平台成交的新能源二手车中,75%都是3年以内的车龄。经过2~3年的沉淀,老款新能源车已经大幅折价,残值趋于稳定,而车况、电池状态依然优秀,而这个时段,也是购入二手新能源车的最佳时限。

40万左右的热门中高档新能源车,3年车龄的二手车售价仅需20万,半价即可轻松拿下,其中车内的部分软件体验还能和新车同步,隐性拉高了性价比。
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,2024年3月,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了9.15万辆,环比2月份增长了41.4%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.5%。

一边是新车售价"2年折一半",一边是价格跳水、体验成熟、口碑经过市场检验的老款车型,很多用户已经做出了理性判断。

而对观望中的用户来说,电池性能和寿命仍是其主要顾虑之一。

后顾之忧:电池寿命仍是焦点

在新能源车垂直网站第一电动2020年的一项用户调查中,有41%的用户认为二手新能源车续航水平太低而不购买,还有29%的用户担心电池存在严重衰退问题。

其中续航问题在最近3年的车型中已经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,剩下的顾虑点主要在两个方面:电池寿命和残值检测技术。

电池寿命方面,通过电池材料、电池结构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改进,新能源车的衰减速度已经有所减缓,在同样的充放电循环下,可以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。

从2020年起,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均已达到了8年,8年内电池衰退不超过20%,对于不到3年车龄的二手新能源车来说,还有很长的生命周期。

同时提升的还有车企对电池的质保周期,今年4月,蔚来宣布与宁德时代合作,共同研发质保年限为15年、不设质保里程限制的动力电池,且电池寿命终止健康度不低于85%。这意味着,随着技术的迭代,电池寿命问题将不再成为消费新能源二手车的主要阻碍。

不过在电池残值检测技术上,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。消费者只能通过选择规范的渠道,查看车辆保养记录和维修情况、电池质保信息,或第三方检测机构综合判断电池性能。同时二手车平台也在基于这一痛点进行服务升级,如瓜子二手车推出的"先试7天再买车"服务,消费者可以利用这一周期测试通勤、高速、长途等场景下的续航能力,以及充电速度、操控体验等,很大程度降低了二手车的购置风险。

从目前的势头看,新能源汽车3C快消化的趋势正在愈演愈烈,随着第一批选手的淘汰,长跑选手之间的竞争倒逼外观设计、电池技术、软件体验、质保和服务周期全方位提升。同时随着第三方平台服务和检测技术的完善,可以预见的是,3年以内车龄的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仍将保持继续繁荣势头。

热门时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