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
下载
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整理
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,拓展阅读活动,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,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,充分发挥课
外读物育人功能,特制定本制度。
一、课外读物管理遵循原则
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,坚持以下原则:
(一)方向性。
坚持育人为本,严把政治关,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,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
代新人。(二)自愿性与适度性原则。
进校园课外读物遴选和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,坚持自愿购买原则,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
课外读物,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。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,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。学校
图书室购买课外读物按照《中小学图书馆(室)规程》有关规定执行。课外读物应紧密联系学生思想、学
习、生活实际,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,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。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
读物,要严格把关、控制数量。
(三)坚持统一管理,学校主责。
区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、指导、检查作用,指导学校营造健康、和谐、文明的校园阅
读生态。中小学校要全面落实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主体责任,负责学校的课外读物推荐、遴选、审核工
作,做到严格把关,凡进必审。
(四)坚持五育并举,全面发展。
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,围绕核心素养,紧密联系学生思想、学习、生活实际,满足中小学生德育、智
育、体育、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,全面发展素质教育。
二、课外读物管理要求
(一)为优化校园阅读环境,推动书香校园建设,倡导学生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,我校设立读书
节、班级图书角、漂流书柜等,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,提高学生阅读兴趣,培养良好阅读习惯,每年读
书节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。发挥家长、家委会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,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
良好氛围。
(二)加强审核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整理把关。使用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的教材。杜绝任何单位和个人,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
座培训等活动,销售课外读物。
(三)开展读书活动。开展好读书节活动、做好班级读书吧建设,优化校园阅读环境,推动书香校园建
设。注重开展经典诵读、好书分享、诗词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,提高学生阅读兴趣,培养良好阅读习
惯。
(四)学校制定大课间活动制度,并按照要求全面落实,每天大课间及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小时。
(五)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。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,结合运动季、比赛月开展足球、篮球、长
跑、跳绳、广播操比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,丰富课余生活,提高学生身体素质。通过学校拓展课、体育
社团、校队的专项训练,达到培优提升效果,发展学生体育特长。
(六)进校园课外读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标准:1、内容积极。
选材积极向上,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、科学技术新进展,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,具有较高人文、
社会、科学、艺术等方面价值。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,有良好的社会形象。
2、启智增慧。
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、想象力、创造力,增长知识见识,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,增强综合素
质。3、主题鲜明。
体现主旋律,引领新风尚,重点宣传“......”思想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民族精神、时代精神、科学
精神,彰显家国情怀、社会关爱、人格修养,开拓国际视野,涵养法治意识。
(七)推荐优秀读物。学校紧紧围绕市教科院推荐的必、选读书目和快乐读书吧,要求各班级广泛开展
阅读能力提升工程,以语文教师为主体成立阅读课研讨小组,结合具体的经典读物,探索推荐课、交流课和
汇报课的教学模式。
(八)加强排查,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。各校图书室管理人员按照《办法》要求,认真排查馆藏书
籍,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封存管理,不准借阅。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,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
物,教育学
以上就是“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整理”的简个了,如果您需要下载此文档请直接点击下载PDF或WORD即可!(文本描述是解析文档内容,出现偏差属于正常情况请以文档预览为主)